8月25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在寧波智昌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昌集團)總部,與智昌集團董事長甘中學舉行會談。雙方圍繞進一步深化合作,發揮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軟實力”,引領鋼鐵工業重大技術革命,助推中國鋼鐵工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原校長陳十一出席會談。集團領導王新東、李毅仁,智昌集團領導孫壽軒、馮浩然、于槐林、宋全民、陳小平、王麗參加會談。
于勇高度評價了雙方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合作進展情況,對智昌集團團隊為推動合作項目走向深入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謝。他表示,河鋼與智昌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雙方圍繞河鋼工業場景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項目應用初具成果,將對企業產品升級、能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帶來巨大推動作用。智昌集團和陳十一院士這樣的高端人才資源,必將為河鋼轉型升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于勇表示,河鋼要與智昌集團進一步深化合作,發揮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軟實力”,助推企業發展取得新突破。目前河鋼已經成為國內乃至世界鋼鐵行業中裝備硬件水平最好的企業之一。當企業硬件水平到達了“天花板”后,就迫切需要科技和創新的力量,通過智能制造和數字技術等軟件手段,助推產線在細節控制、工藝完善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真正將裝備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存量優化,河鋼更加關注本地市場、細分市場、新產業和新業態市場、個性化和小眾化市場,亟需建立起相應的“柔性制造”生產組織模式。希望智昌集團能夠充分發揮在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領域的優勢,為河鋼“柔性制造”提供技術支持,助推企業實現新突破。
于勇表示,河鋼要與智昌集團共同推動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鋼鐵領域取得新突破,在新一輪發展周期中,助推中國鋼鐵工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河鋼作為我國鋼鐵工業的“國家隊”,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擔當起社會責任。河鋼積極推動石鋼由長流程向短流程轉變,全面引入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行業轉型升級中起到了極強的示范效應。中國鋼鐵工業由長流程向短流程轉變,不僅是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政治擔當,也是順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選擇。希望河鋼與智昌集團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數字技術和智能制造在鋼鐵領域取得新突破,成為實現鋼鐵工業重大技術革命的實踐者和引領者。
甘中學對于勇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作了題為《合力打造河鋼綠色生態新產業,率先成為全球超循環經濟引領者》的報告。他表示,智昌集團致力于為每臺機器、每條產線、每座工廠都裝上“大腦”,助推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圍繞河鋼向更加關注本地市場、細分市場、新產業和新業態市場、個性化和小眾化市場轉變,亟需建立起“柔性制造”生產組織模式的需求。智昌集團將以石鋼短流程產線為切入點,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生產過程深入融合,打造以三元智能生產矩陣為特色的綠色智能工廠,逐步實現整體產業鏈的全要素、全流程和全價值鏈的循環生產新生態,努力把石鋼打造成中國鋼鐵工業短流程智能工廠的標桿。在此基礎上,智昌集團將以盈利、價值、減碳為目標,進一步把石鋼的智能工廠成熟經驗進行積極推廣,與河鋼一同為中國鋼鐵工業轉型升級作出積極貢獻。
陳十一對河鋼集團和智昌集團在各自領域取得的成就表示欽佩。他表示,河鋼集團對世界鋼鐵行業發展方向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有著清晰的認識,能夠站在引領世界鋼鐵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高度,將數字經濟、當今社會需求與鋼鐵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有機結合,充分彰顯了前瞻性的視野和戰略性的思維,這是一個企業走向未來、走向成功的重要能力。智昌集團通過將數字技術與機器人應用有機結合,為客戶提供系統性服務,其技術實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希望未來能夠與河鋼集團和智昌集團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鋼鐵工業智能化發展。
會前,于勇、陳十一在甘中學陪同下參觀了智昌機器人體驗館,觀看了智昌集團企業宣傳片,詳細了解了智昌集團工業機器人產品及應用等情況。
會上,陳十一院士團隊成員朱敏作了題為《工業仿真與數字孿生相結合賦能智能制造》的報告;智昌集團副總經理馮浩然介紹了河鋼—智昌項目進展情況及未來展望。
石鋼、河鋼工業技術、集團科技創新部、河鋼數字負責人,智昌集團首席科學家、智昌集團智研院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談。
來源:河鋼集團網